载波聚合技术方案.pptx
《载波聚合技术方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载波聚合技术方案.pptx(36页珍藏版)》请在悟道方案网上搜索。
1、载波聚合技术方案XX移动TD-LTE载波聚合进展,载波聚合技术方案及产业进展终端情况,CA,第一章主题载波聚合产业进展及商用情况载波聚合终端情况XX载波聚合部署情况,载波聚合技术基本原理,主要思想,将更多的连续或离散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宽频谱,满足LTE-A更大带宽需求,提高频谱碎片的利用率,而且能保持LTE后向兼容性。,上行可根据需要选择配置PCell,服务小区:主小区PCell和辅小区Scell每个UE有一个Pcell,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根据载波聚合的能力,一个UE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Scell,每一个Scell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可选的上行载波主、辅小区同时为UE提供
2、业务,但所有信令仅在PCell与UE间交互36.331-b40定义maxSCell-r10最大值4,加上主小区,也即最多有5个小区可以同时为UE服务。3GPP协议R8中规定系统带宽最大为20MHz,也即系统带宽最大至100Mhz。,载波聚合CA技术方案,载波聚合, 每个载波占用的现有的LTE频带:5M/10M/15M/20M。 LTE-A UE可以发送或接收一个或多个载波,而LTE UE只能利用一个载波。 载波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载波聚合的优势,灵活调度带来的收益,包括频率选择性增益和联合调度增益。充分利用连续的和非连续的频率,增加系统的吞吐量。提升峰值速率,明显提升用户体验 C
3、A的主辅小区间可以更灵活的做负载均衡。可以不需要UE在小区间做切换,只需要考虑做多载波调度或者跨载波调度 通过在主辅载波之间灵活调度,避免同频干扰;实现基于CA的控制信道干扰技术,从而更有效的规避邻区同频干扰。,载波聚合的分类及部署场景,同覆盖的载波聚合F1和F2共站址并重叠覆盖,提供近似相同的覆盖范围,不同覆盖的载波聚合F1和F2共站址并有部分重叠覆盖,但F2由于较大的路损其覆盖范围较小,补充覆盖的载波聚合F1和F2共站址,但是F2天线指向F1小区的边缘,基站和中继之间的载波聚合F1提供宏覆盖,而F2中继用于改善热点地区的吞吐量,基站和微站之间的载波聚合F1提供宏覆盖,而F2微站用于改善热点
4、地区的吞吐量,对标FDD,TDD下行速率优势明显,性能目标,新技术引入,15年,16年,16年+,TDD下行峰值,下行,*对标FDD 20MHz*2,*对标FDD 20MHz*4,*对标FDD 20MHz*6,FDD下行峰值,2载波聚合,2流传输,450Mbps,495Mbps,300Mbps,330Mbps,150Mbps,220Mbps,3载波聚合,2流传输,5载波聚合,2流传输,子帧配置2(3DL:1UL),可支持平滑向4流演进,路标,下行,D+D/E+E:601版本已经支持;D+F: 601已经支持;F+F : 601已经支持;,D+D+D/E+E+E:商用版本2015H2;D+D+F
5、:商用版本2015H2 ;,TDD: 充分利用更小的、不对称带宽,带来更高的下行速率,满足不对称业务的需要,关键问题-中心频点间隔, 为了兼容Rel-8/9终端,使Rel-8/9终端能够接入任何一个分量载波; 对于带内连续CA的多个分量载波,支持使用一个IFFT/FFT,以简化发射机和接收机设计。,3GPP 5.7.1A章节CA Channel spacing,中心频点间隔要求,方案,实施,采用带内连续CA方案:需满足300K的协议要求,建议D2中心频点设置为2604.8M;需要整网进行修改;采用带内非连续CA方案,需将频段指示修改为Band 41,目前终端支持度不如连续CA方案,CA辅载波添
6、加、删除、更新,辅载波的添加、删除和更新主要是通过测量报告来触发的,其中通过A2事件进行辅载波的删除,A4进行辅载波的添加,A6进行辅载波的修改。,CA辅载波激活去激活,载波激活判断条件:a)、AMBR是否满足,判断的方式:历史吞吐率是否大于当前UE AMBR的一定比例,如果大于说明AMBR满足,如果小于说明不满足;b)、根据用户面缓冲区是否拥塞;c)、主载波下行总的RB利用率大于一个固定的门限值;d)、辅载波的下行总的RB利用率小于一个固定的门限值; 只有当条件a中的AMBR不满足时且条件b用户面拥塞,并且条件c和d同时得到满足才激活辅载波;载波的去激活条件:a)、主辅小区的RB利用率同时小
7、于一个给定的阈值,这个阈值默认取30%;b)、辅小区的频谱效率小于一个给定的阈值,这个阈值是通过后台设置的MCS通过单流映射表获取对应的频谱效率,默认取值是MCS为1; 当条件a或条件b成立时都可以发起辅载波的去激活,为了更好地管理配置了CA的UE的电池消耗,LTE提供了SCell的激活/去激活机制(不支持PCell的激活/去激活)。,BSR分配及调度,CA UE调度策略可分为:无差异化调度策略 与 差异化调度策略;-指CA UE和非CA UE间差异;差异化调度策略:每个成员载波上R10 UE的PF因子优先级计算使用对应载波上的历史吞吐率;无差异化调度策略:即完全公平调度策略中,每个载波上UE
8、的PF因子优先级计算使用所有激活载波上的历史吞吐率加和;两种算法效果差异:无差异化调度策略是完全公平调度策略,CA用户相比非CA用户,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无法体现不出CA UE的优势;差异化调度策略时,由于两个载波分别将CA UE作为一个普通UE对待,因此CA UE可以获得比非CA UE更多的RB资源,用户体验好。不过同时也会挤占其他非CA UE的资源。两种调度策略后台可配。,BSR分配策略:在主载波上进行多载波BSR分配时,需要综合考虑该UE的主辅载波可用PRB资源,以及该UE在各个载波上的频谱效率。,CA,载波聚合技术介绍TDD/FDD融合建网方案载波聚合终端情况XX载波聚合部署情况,2,
9、载波聚合产业进展及商用情况,目前协议已经定义的CA频段组合: E(Band40)频段带内上行/下行连续两载波聚合 D(Band41)频段带内上行/下行连续两载波聚合 D频段带内下行非连续两载波聚合 D+F跨频段上行/下行载波聚合 D频段带内下行连续三载波聚合 D频段带内下行非连续三载波聚合 F(Band39)频段带内上行/下行连续两载波聚合 F+2D跨频段下行连续三载波聚合 2F+D跨频段下行连续三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标准化进展,3GPP R10协议版本中定义了Band 40(E频段)带内连续载波聚合,在R10之前的版本中没有CA的概念。R11中定义了Band 41(D频段)连续载波聚合。R11
10、中明确了CA场景下上行同步调整策略,明确了聚合载波间上下行子帧配置以及特殊子帧配置可以不一致,F/D 频段的跨频段CA。R12在CA方向主要议题考虑Inter-RAT载波聚合,异构网间的CA、 F/D 频段的跨频段CA,xx外场验证-D+D, 室外中心小区为主测小区,周边至少19个扇区; 主测单小区内9个测试点(2个好点,4个中点,3个差点) 测试TM3与TM3&TM8开载波聚合下对比测试; 每个测试点1部R10终端+1部R9终端,R10为9X30,R9为820S2, 开启载波聚合后小区平均吞吐量提升10%左右 主辅载波间负荷基本趋于平衡,高层切换明显减少,D+D,TM3模式场景下开启/关闭载
11、波聚合下行吞吐量对比图表,测试内容,效果,测试数据,xx外场验证-F+D, 室外中心小区为主测小区,周边至少19个扇区; 主测单小区内9个测试点(2个好点,4个中点,3个差点) 分别测试TM3,TM3&TM8模式下载波聚合性能验证; 测试终端为9X30;, 开启载波聚合后小区平均吞吐量提升10%左右 主辅载波间负荷基本趋于平衡,高层切换明显减少,D+F,TM3模式场景下开启/关闭载波聚合下行吞吐量对比图表,测试内容,效果,测试数据,分析及建议:D+D、D+F, 从多用户测试数据看D+D与D+F性能基本一致 D+F存在部分站点D和F不共天线,同覆盖效果要弱于D+D。 D+F部署工程改造问题: 目
- 温馨提示:
建议用WPS软件(.pptx、.docx)打开文档,少量文档使用Microsoft(.ppt、.doc)打开易出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打开文档,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载波 聚合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