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V3.0.docx
《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V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V3.0.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悟道方案网上搜索。
1、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V3.0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目 录第一章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思路61.1.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81.1.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91.1.1.国家政策及标准101.1.1.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情况121.1.3.XX省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情况131.1.4.新常态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维141.3.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分析171.4.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191.5.XX智慧城市规划总体思路21第二章某某城市概况252.1.某某发展定位错误!未定义书签。2.2.某某特色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2.2.1.区位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2.2.2.生态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2.人文优势错误!未定义书签。2.2.4.产业特色错误!未定义书签。2.2.某某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7第三章某某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293.1.智慧XX建设概况293.1.1.智慧XX目标定位293.1.2.智慧XX发展历程303.1.3.智慧XX近期重点工作313.2.某某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323.2.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情况323.2.2.信息资源建设基本情况323.2.3.政务信息化应用情况333.2.3.民生信息化应用情况353.2.5.产业信息化应用情况383.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差距分析403.3.1.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程度低413.3.2.信息化应用整体程度不高42
3、3.3.3.信息化产业促进效果有限423.3.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管理433.3.5.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单一443.3.6.某某信息化发展阶段分析443.3.智慧XX整体需求分析453.3.1.基础设施建设需求453.3.2.信息资源建设需求463.3.3.智慧政务建设需求463.3.3.智慧民生建设需求473.3.5.智慧产业建设需求483.5.某某智慧城市建设SWOT分析493.5.1.智慧XX发展的机遇493.5.2.智慧XX遭遇的挑战513.5.3.智慧XX建设的优势533.5.3.智慧XX面临的问题533.5.5.智慧XX发展综合分析53第四章智慧XX规划基本思路和流程564.1.
4、智慧XX规划思路564.1.1.智慧政务规划思路574.1.2.智慧民生规划思路574.1.3.智慧产业规划思路584.2.智慧XX规划流程584.2.1.某某城市发展战略理解594.2.2.智慧XX需求分析594.2.3.智慧XX目标定位624.2.4.智慧XX总体规划634.2.4.智慧XX专项工程634.2.6.智慧XX实施方案644.2.7.智慧XX建设运营保障65第五章智慧XX总体规划方案685.1.总体规划原则685.2.总体架构方案705.2.1.业务模型架构705.2.2.信息资源架构735.2.3.应用体系架构875.2.4.总体技术架构905.3.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925.
5、3.1.总体标准945.3.2.基础标准945.3.3.应用标准955.3.4.安全标准97第六章智慧XX设计实施方案986.1.总体建设框架986.2.重点项目(工程)实施计划1016.2.1.保障与基础设施1016.2.2.智慧建设与宜居1086.2.3.智慧管理与服务1146.2.4.智慧产业与经济1306.3.智慧XX建设推进计划1446.3.1.信息基础建设阶段(201X-201X年)1446.3.2.信息开发开放阶段(201X-201X年)1456.3.3.大数据综合应用阶段(201X年)1456.3.4.项目推进具体计划146第七章智慧XX安全体系规划1497.1.安全体系总体架
6、构1497.2.安全制度(流程)建设1507.2.1.全过程的安全管理1507.2.2.形成信息安全风险测评闭环1507.2.3.安全意识宣传及责任落实1517.3.安全技术(系统)建设1517.3.1.安全防护体系1517.3.2.系统(数据)容灾备份体系1527.4.安全方案总体设计1527.4.1.FM部分安全方案设计1527.4.2.SM部分安全方案设计156第八章智慧XX建设运营模式及投融资方案1658.1.建设运营模式概述1658.1.1.建设运营模式分类及特点1658.1.2.主要建设运营模式的比较1698.2.智慧XX资金总体规划1718.2.1.社会资金1728.2.2.银行
7、贷款1738.2.3.政府科研基金1738.2.4.社会基金组织1738.2.5.某某本地财政1748.2.6.国家、省市上级财政支持1748.3.应用PPP模式推进智慧XX建设1748.3.1.PPP模式目前发展情况1748.3.2.PPP模式与智慧城市建设高度契合1768.3.3.智慧XX建设创新PPP模式总体思路1778.4.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模式及资金规划1788.4.1.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模式建议1788.4.2.智慧XX重点项目资金估算179第九章智慧XX保障体系规划1829.1.组织保障1829.1.1.智慧XX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829.1.2.智慧XX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829
8、.1.3.专家委员会1839.2.经费保障1839.3.人才保障1849.4.运营保障1849.5.评价保障1869.5.1.评价考核的思路1869.5.2.评价考核的原则1879.5.3.评价考核的指标构成187第十章智慧XX顶层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方案18910.1.项目实施计划18910.2.项目交付成果19010.3.项目组织及团队19110.3.1 项目组织架构19110.3.2 项目团队人员193第十一章智慧XX顶层规划设计项目服务承诺19711.1.服务年限承诺19711.2.服务人员承诺19711.3.服务方式承诺1978县域智慧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方案V3.0第一章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9、介绍智慧城市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网等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感测、传送、整合和分析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进而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并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市形态。在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智慧城市促使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精细化、便捷化方向发展,可大大提高城市运行效能,破解城市发展瓶颈,对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和未来价值。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特别是“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概念、新理论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将
10、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作为新的发展目标;使城市管理更加智能,使城市发展更具活力,已逐步成为国内外主要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趋势。2.1.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情况目前世界上“智慧城市”的开发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现在全球大概有200多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部分典型案例如下表所示: 城市核心理念重要举措建设主体重点应用领域效果与特色首尔无处不在的国际性都市。新老城区执行不同的智慧化策略,以电子政府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政府与民营力量合作。福利、文化、环境、交通、商业、行政管理。获得国际性认可文化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特色。新加坡无处不在、智慧岛、全球化。基础设施改造,扶植本土信息企业,发展普通从
11、业人员信息通信的能力,强化信息通信技术的尖端、创新应用。政府和企业合作。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金融服务、旅游与零售、医疗与生物技术、制造与物流、政府。智慧城市水平全球领先,强调对信息产业的大力促进、金融服务领域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特色。纽约连接城市,即增进企业与政府、人与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民众的联系。基础设施应用全面普及,在技术和文化方面打造一个开放的政府,提升以市民为核心的民生服务,促进具有活力的产业发展。联邦政府支持企业和民营机构参与,引入竞争机制。教育、医疗保险、能源管理、公共安全、交通、政府数据中心。在信息时代走在世界的前列,“连接”的理念智慧信息服务和引入竞争机制的建设模式具有特色
12、。桃园数字化、移动化和泛在化的城市。从E化到M化再到U化循序渐进,分区规划和实施智慧建设,无微不至的智慧生活建设。政府主导,与企业合作建设,公众广泛参与。食品管控、广告休闲体验、社会福利、住宅、公交车、企业投资环境、行政管理。获得国际性认可,企业投资环境、食品管控领域具有特色。表 1 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典型案例2.2.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是在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它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智慧城市建设以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与创新,重点在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引擎等领域进行关键技
13、术攻关、设备研制、系统集成示范,发挥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融合协同作用,通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动力的升级优化,形成良好的政府规范引导下、以市场为主导的智慧产业发展环境与建设机制,促进城市运行效率、服务能力、产业结构与政策体系的全面优化,带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2.2.1. 国家政策及标准2010年,国家科技部认定武汉、深圳为国家863智慧城市项目试点城市。工信部分别于2011年、2012年批复扬州、常州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2012年4月,中国工程院公布北京、杭州、武汉、宁波、西安五市为“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2年12月
14、,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三个批次的申报遴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累计已达290个,其中,某某市入选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2013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JTC1)通过了我国提议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决议,并由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有关人员担任召集人和秘书,美国、法国、
15、韩国、日本、加拿大、荷兰、德国、英国、新加坡均表示将积极参加研究组工作。此项决议通过是我国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突破。2014年,是智慧城市政策环境更为完善的一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个部门联合推动开展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工程,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围绕群众广泛关注与亟待解决的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民生领域,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便民、惠民、利民水平。4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深化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等现有合作平台,拓展与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8月,国家发
16、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此外,国家标准委已经牵头成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咨询组,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有望未来3年内出台。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并就做好保障支撑进行了部署。总之,多项宏观政策和技术标准的推进,意味着中国智慧城市的顶层政策部署全面到位,也预示着中国智慧城市
17、建设和发展迈上了一个政策环境更为完善、部级合作更为协同的新台阶。2.2.2. 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附件,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2013年1月,公布首批试点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2013年8月,公布第二批试点103个,其中市、区83个,县镇20个,以及在2012年首批试点基础上扩大范围的9个市、区。2015年4月,公布第三批新增试点84个,扩大范围试点13个,以及41个专项试点项目。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
18、理办法,住建部与试点城市签订创建任务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周期和建设任务等内容。试点城市明确创建工作责任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实施工作。在创建期内,试点城市每年年底前向住住建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住建部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建设工作进展,形成年度评价报告。创建期结束后,住建部对试点城市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未通过验收的允许进行一次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组织复验收。评定结果通过住建部核定和公示无异议的,命名其相应等级的国家智慧城市。2.2.3. XX省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情
19、况(可以补充)XX省委、省政府对推进智慧XX建设,建设智慧城市群高度重视。智慧XX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3年12月,省政府发布省政府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XX全省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200亿元,全省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100兆和20兆,以及推进实施促进信息消费的“十大工程”。2014年9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智慧XX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了智慧XX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促进提升XX信息化、智慧化的发展水平,打造XX信息化升级版。2015年4月
20、,XX省出台关于加快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商品交易、服务供给、要素支撑等重点方向,通过35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或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交易中心,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平台经济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平台经济产业链,建设一批功能完备、配套完善的平台经济集聚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平台经济整体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前列,形成以平台经济形态为鲜明特征的服务经济产业结构,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2.2.4. 新常态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维2015年是一个具有标签意义的年份。在国家步入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助推城市的国际化步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21、,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并深刻影响和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让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基于这样的新常态,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有新的思维。1)对于顶层设计保持合理期望冠以“智慧城市”的规划不一定比没有智慧城市头衔的信息化规划水平高,光靠新名词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创造性,创新思想是通过项目优选体现的,规划的注意力还是要放在政策设计与项目选择上。不能期望智慧城市能够带来信息化建设的捷径,信息化只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工具,工具发挥效益需要环境的配套,环境的改造建设不能突变,智慧城市也不能带来突变,规划需要平静的心态,不要总想跨越式发展,很多效益是通过缩小项目规模实现的。2)控制智慧城市的推
22、进节奏目前,信息化规划最大的风险是迷恋大手笔、总想走捷径的心态。其结果必然会规划出过多、过大、超出地区能力的项目。没有实施过信息化大工程的规划者很难有创造信息化工程效益的经验,在经验不足的城市大规模建设智慧城市是不稳妥的,最好的做法是放慢智慧城市的步伐,不做尚未明白的事,先将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研究透了再说。城市的发展是梯度推进的,新技术应用的条件是梯度成熟的,规模效益因素会影响新技术在中小城市的推广效果,智慧城市的项目选择一定要注意地区的梯度差异,不能过急。对于中小城市或经济规模不够大的城市选择慢一点的信息化步伐是有利的,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成本不断降低的趋势,利用先行城市的创新成
23、果来降低新技术应用的成本,取得更经济的效果。虽然信息化应用需要创新,但要注意创新的成本与成功率,创新的机会与成功率同样与城市规模、发展水平相关,不要迷信跨越式发展,选择适合本地区经济水平的信息化项目,让资金不浪费就是最好的跨越式发展。3)“互联网+”产业生态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
- 温馨提示:
建议用WPS软件(.pptx、.docx)打开文档,少量文档使用Microsoft(.ppt、.doc)打开易出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打开文档,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城市 顶层 规划 计划 设计方案 v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