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2019年)|免费下载.docx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2019年)|免费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2019年)|免费下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悟道方案网上搜索。
1、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 ( 2019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9年 10月 前 言 新型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体。我国新型 智慧城市已经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 展阶段。各地区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大量实践,部分省 ( 直辖市 ) 高位 统筹推进积极推进,顶层设计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新型智 慧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整体谋划、全面建设向营造优质环境、设计长 效 可持续发展机制转变,全面创新组织管理、建设运营、互动参与等 机制。 新
2、型智慧城市更强调云网端融合的新型智能设施泛在部署,更 强化数 据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赋能支撑和平台整合,更注重实现数据驱动、 “ 三融五跨 ” 的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智能治理 等应用服 务发展。新技术创新、新标准规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 破和不断 完善,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告结合新时期我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围绕顶层设计、 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 慧 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十大核心 要素, 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态势、行业热点和重大 进展。限 于时间和能力所限,内容
3、疏漏在所难免,烦请各界不吝指正。 目 录 一、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沿革 . 1 二、 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 3 (一)部分省份高位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3 (二)分类推进差异布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4 (三)注重多规融合与数字政府一体化设计 6 三、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 7 (一)组织机制上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 7 (二)管理机制上更强化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8 (三)运营机制上成立省 /市级运营公司长效运营 . 9 (四)商业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 . 10 (五)参
4、与机制上强调公众参与探索共建共治 . 12 四、智能设施:奠定智慧城市发展基石 13 (一) 5G 商用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 13 (二)城市物联网推动物联感知设施的统筹部署 . 16 (三)云边协同构筑城 市泛在计算能力 . 18 五、智能中枢:形成数据枢纽与赋能中心 21 (一)城市大数据平台引燃 “ 中台 ” 新热点 . 21 (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崛起支撑虚实融合发展 . 23 (三)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赋能行业应用系统 . 25 六、智慧生活:构建更加智能贴心的智慧服务 26 (一)智慧政务服务从 “ 能用 ” 到 “ 好用 ”
5、. 26 (二)超级应用成为生活服务新设施 . 27 (三)技术赋能各领域服务亮点频现 . 28 (四)服务供给侧融合开放格局形成 . 29 七、智慧生产:因地制宜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 30 (一)数字经济持续升温,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断升级 . 30 (二)地级以上城市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主战场 . 32 目 录 (三)特色引领成为各地推动数字产业化核心思路 . 32 (四)地方积极探索构建新经济监测体系,辅助科学决策 . 33 八、智慧治理:技术赋能支撑智能精准治理 34 (一) “ 互联网 +监管 ” 助力探索信用 “ 大治理 ” 格局 3
6、5 (二)网格化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基层共治共管 . 36 (三)智能视频监控为安防提供 “ 智慧之眼 ” . 37 九、智慧生态:立体监管筑牢城市 “ 绿水青山 ” 防线 38 (一)新技术赋能让环保散乱污治理 “ 明察秋毫 ” . 38 (二)天地一体化全要素监测网络助力 “ 透明监管 ” 39 (三) “ 互联网 +” 助推绿色低碳可循环生活方式 40 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持续突破赋予多维 “ 进化 ” 空间 41 (一)数字孪生探索虚实交互发展新模式 . 41 (二)区块链赋能构建 “ 可信 ” 智慧城市 . 43 (三)人工智能全领域融
7、合打造 “ 智能内核 ” . 43 (四)标准规范持续出台让智慧城市 “ 有规可依 ” . 44 十一、安全保障体系:供需两侧强化网络安全保护 46 (一)开展智慧城市移动服务监管加强公众隐私保护 . 47 (二)试点带动促进智慧城市供给侧安全可信发展 . 47 十二、发展展望 48 (一)更注重新型基础设施的立体统筹 布局 . 48 (二)更注重前端服务与后端机制同步优化 . 49 (三)更注重虚实融合、孪生互动的场景应用 . 49 (四)更注重运营服务培育实现长效发展 . 50 (五)更注重网络安全确保城市长治久安 . 50 图表目录 图 1 我国智慧城
8、市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 2 图 2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 3 图 3 部分省统筹谋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4 图 4 各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情况 . 5 图 5 全国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 6 图 6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关系 . 7 图 7 智慧城市运营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视图 . 9 图 8 智慧路灯项目盈利点 12 图 9 2019 年底各省 5G 规划建站规模(前 10 位) 14 图 10 5G 示范应用十大热点行业 . 16 图 11 智能运行中枢与传统智慧城市平台层的关系 . 21 图 12 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资源体
9、系与功能架构 . 22 图 13 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 23 图 14 城市信息模型( CIM)平台架构 . 24 图 15 共性技术与应用支撑平台基本功能 . 26 图 16 技术赋能各领域智慧生活服务 . 28 图 17 各地数字经济扶持政策关注焦点 . 31 图 18 我国各级城市开展产业数字化工作占比情况 . 32 图 19 雄安新区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治理体系 . 40 图 20 数字孪生城市核心理念 . 42 图 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场景 . 44 表 1 政企合作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10 表 2 全国各省市 5G 发展相关规划 . 14 表 3 全国各地数据中
10、心用电价格补贴政策 18 表 4 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能耗管理政策 20 表 5 2018 年以来国家发布的智慧城市领域标准 45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 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沿革 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 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是形 成 智慧高效、充满活力、精准治理、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城市 发展新形态和新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核心载 体。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习近平总书
11、记指出,要 “ 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 台, 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十 三五 ” 规划将新型智慧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 提出 “ 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 ” 。国家信息化战略纲要明 确提出 分级分类建设新型智 慧城市的任务。 “ 十三五 ” 国家信息化 规划将 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十二大优先行动计划之一,明确了 2018 年和 2020 年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从实施层面为新型智慧城市 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关键环节。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 2008-2012 年为主, 以智慧城市概
12、念导入为阶段特征,各领域分头推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 改 造,整体来看属于分散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以 2012-2015 年为主, 以 智慧城市试点探索发展为阶段特征,在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指 导下, 各业务应用领域开始探索局部联动共享,智慧城市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为 2016 年启动至今,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建设思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2 路、实施路径、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的全方位迭代升级,进入以人为本、 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从发 展重点 看,进一步强化城市智能设施统筹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破除 数据孤 岛,加强城
13、乡统筹,形成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行格局;从实施效 果看,通 过叠加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红利,推动智 慧城市网 络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形成无所不在的智 能服务, 让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有更切实的现实获得感。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我国智慧城市历经三大发展阶段 新型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 涵盖智慧城市设计、建设、运 营、管理、保障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包括顶层设计、体制机制、 智 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 慧生 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14、 2019 年) 3 来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新型智慧城市架构和十大核心要素 二、顶层设计:全局谋划奠定智慧发展基础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张,这一系统性工程的 复杂度也与日俱增。强化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高效有序科学推 进这项工作的 “ 先手棋 ” 。当前,我国各地在推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过程中,呈现三大典型趋势特征:一是高位谋划凸显全域一体;二是 分级推进注重差异布局;三是条块融合促进联动运行。 (一) 部分省份高位统筹谋划智慧城市建设 部分省出台了智慧城市发展的顶层政策,衔接上级部门,指导
15、地 方城市,逐步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层级衔接的新型智慧城市发 展 新格局。如 2018 年 9 月,陕西省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新型智慧城 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建立省市两级协调推进机制。 10 月,江苏 省 出台智慧江苏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大力推进网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4 络强省、数据强省、智造强省建设,高水平建设智慧江苏。 2019 年 2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5 月,河北省出台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 年,通过 3 个市主城区和 10 个县城
16、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探索出符合河北省情的市、县级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到 2025 年,智 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覆盖城乡的智慧社会初步形成。 2019 年 9 月,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 围绕基础设施、数字惠民、数字政务、数字经济、保障措施、地方特色 等分类,提出了划分不同发展层级的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标 准, 并提出力争将智慧城市打造成数字中国建设领域代表山东的一张名片。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部分省统筹谋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二) 分类推进差异布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17、2019 年 1 月,我国正式实施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 GB/T 36333-2018) 。在此指引下,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成为智慧城市建设 实施的前提。国家级城市群、国家级新城新区、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 市、 地级市、县级市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的比例分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6 别为 23%、 52%、 94%、 71%以及 25%。各地顶层设计基于城市发展 需求,运用体系工程方法统筹协调城市各要素,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 标、 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实施路径等方面进 行整体性规划设计。其 中,省 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
18、对较高,经过前期发展,现 阶段顶层设计更强调理念更新、架构一体、统筹推进。重庆 市新型智慧 城市建设方案中,坚持数字孪生城市理念,强化作为全市集约性、枢纽 性的智能中枢建设,形成上云治数管用为核心的整体顶层设计。地级市 在整体设计下,围绕数字经济拉动、数字政府能力建 设、智慧社会普惠 服务提升等,有所侧重,凸显产业发展、设施建设 或亮点应用服务。部 分县级市智慧城市处于启动阶段,更注重具体项目实施实效。智慧城市 群顶层设计强调跨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优势产 业互补、应用服务互享等。 智慧新城新区顶层设计更强调理念创新、 技术创新、机制创新。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9、 4 各地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情况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7 (三) 注重多规融合与数字政府一体化设计 一方面,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规划注重多规融合、多规合一。 全 国 60%以上的地市建立了 “ 多规合一 ”信息平台,基于统一的基础 数 据,智能设施布局、产业落地、应用部署、空间功能等最终集聚在 一张 图上,形成各类规划底图数据集成,逐步实现规划 “ 一张蓝图 ” 的目标。 海南省坚持秉承 “ 多规合一 ” 理念推进智能岛建设。武汉智 慧城市进一 步延伸拓展 “ 多规合一 ” 的功能,将建筑设计三维建模、地下管网空间、 人口分布
20、等应用于具体项目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 率与管理决策能力。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5 全国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从业务板块、应用 功 能设计,向更突出一体化、整体性设计转变,更加突出数字政府的 地位, 构建形成面向城市发展的统一的数字底座和能力中台。一方面, 数字政 府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与难点所在。另一方面,新 型智慧城 市比数字政府涵盖的更大范畴,更强调政协协同、市场化运 作的各类智能项目。两者不可偏颇,也要避免两张皮。深圳市顶层设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
21、9 年) 8 计中,明确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和 “ 数字政府 ” 建设要在规划制定、系 统设计、项目实施等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双方形成工作合 力。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6 电子政务、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关系 三、体制机制:制度优化激发多主体合作活力 我国各级各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技术导向、注重建设全 面转向成效导向、突出运营阶段。技术架构和业务板块相对固化而成 熟,如何解决好政府与市场、全面与聚焦、应用与创新的关系,建立 更为高效、顺畅、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合作 机制,成为现阶段各地推进新型智慧
22、城市建设的核心关注点和探索方向。 (一) 组织机制上明确专门推进管理机构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统筹性强的系统性工程。智慧城 市发展比较好的典型经验之一,是在 “ 一把手 ” 负责机制下明确专门推 进管理机构,切实解决跨部门、跨层级的难点和 “ 硬骨头 ” 。整体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9 来看,专门智慧城市推进管理机构分为两类:一是新成立大数据局等 专门机构统筹管理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很多城市设立了以数据资源管 理为核心功能的大数据主管部门,成为数据整合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建 设的主要机构,山东、山西、内蒙古、贵州等省
23、份专门成立了大 数据 局承担大数据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职责,据不完全统计,全国 277 个城市开展成立了大数据局或类似专门机构。二是由工信厅 ( 经信 厅 ) 、发改委、网信办等部门承担智慧城市建设职责,如天津、河 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 (二) 管理机制上更强化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部分地区对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行全口径审核备案管理 制度,推进集约化建设,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 金 使用效益,项目管理的核心与重点,在于强化数据资源的共享与业 务协 同。山东省淄博市明确提出,政府主导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要将 政务信 息资 源共享情况作
24、为项目审核、竣工验收和运维经费安排的必 要条件, 做到 “ 三不 ”“ 三个凡是 ” , “ 不共享、不立项、不拨款 ” , “ 凡未明确 部门间信息共享需求的,新建政务信息系统一概不予审批; 凡不能与其 他部门互联共享信息的,在建信息系统一概不得通过验收; 凡不支持市 共享平台建设,不按要求向市共享平台提供信息的建设项 目,一概不予 审批或验收。 ” 从源头上杜绝 “ 信息孤岛 ” 产生,确保 新型智慧城市项 目的建设实效。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0 (三) 运营机制上成立省 /市级运营公司长效运营 目前,在开展数据监测的 657
25、个城市 ( 地级及以上城市和重点区县 ) 中,探索开展以社会为主体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城市 数量达 到 433 个,占比 65.91%。伴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升级, 新的运营 模式乃至政企关系应运而生,催生 “ 智慧城市运营商 ” 角色, 帮助政府统 筹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智慧城市运营商可 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企合作成立专门运营公司, “ 政企合作、管运 分离 ” 模式是广 东 “ 数字政府 ” 改革的体制创新,政府部门对业务需 求和服务评价担负 起更重的 “ 管理端责任 ” ,腾讯联合中国移动、中 国联通、中国电信三 大运营商出资成立了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承担
26、 “ 运营端 ” 责任, 负责从标准制定到需求对接乃至数据融合、系 统运营等一系列工作;二 是依托大公司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在浙 江,政府和服务商之间的关 系同样在发生变化,阿里巴巴提出做深度 的合伙人,不仅是业务,甚至 是资本的合作,在从过去单一的项目建 设,到现在从规划、设计、建设、 服务、运营等全方位地参与进来。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7 智慧城市运营商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视图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2019 年) 11 表 1 政企合作三种模式优劣势分析 模式 优点 缺点 企业总包建设 运营 &n
- 温馨提示:
建议用WPS软件(.pptx、.docx)打开文档,少量文档使用Microsoft(.ppt、.doc)打开易出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打开文档,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研究报告(2019年) 新型 智慧 城市 发展 研究 钻研 报告 讲演 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