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pptx
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基于新型智慧城市理解的城市大数据方案设计理念,1,2,3,基于构筑智慧城市数据中轴线的规划轴心,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大数据战略国际推动,欧盟 欧盟2011年发布开放数据创新、增长和透明治理的引擎后,又出台了数据驱动经济战略,着力开展对开放数据、云计算、数据价值链等关键领域的研究。 美国 美国政府在2012年3月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将大数据提升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应用在科研、工程、教育与国家安全上,该倡议一出台便立即得到多个联邦部门和机构的响应。随后,美国政府又于2016年5月发布联邦大数据研究与开发战略计划,围绕人类科学、数据共享、隐私安全等七个关键领域,部署推进大数据建设的相关计划。 英国 英国的数据能力战略则注重强化数据分析能力。该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在2013年10月发布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对数据能力的定义和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指导,以大数据分析为突破点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大数据研究应用水平。 日本 日本则于2012年7月发布面向2020年的ICT综合战略,又于2013年出台新IT战略“创建最顶尖IT国家宣言”,以大数据应用开发为主要战略方向,通过新技术革命带动IT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助力地区联动、民本高效、安全开放的高水平信息社会建设。 韩国 2011年6月,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市政府打造电子政府,社交网络服务,智慧公交信息管理与服务,街道智慧多媒体展示,城市运行数据,管网、停车、道路等运行数据,提高城市监控预警信息化 新西兰 1997年发布政府持有信息政策框架;2000年发布新西兰政府数据管理政策与标准作为支持和补充,同时有新西兰地理空间战略、数字战略2.0、国家健康IT计划等一系列政府信息管理战略要求。2008年,“政府信息和数据开放项目”开始实施,从政府信息管理迈入了政府数据开放的新阶段,上升到国家层面。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于2011年5月和2013年8月先后发布了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报告与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为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确立了基本原则与政策指导。,我国区域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态势一2017年,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依然引领产业发展,其所在区域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的占比达37.54。试验区内各省市指数较去年增幅均值为6.23,高于全国增幅均值的5.78,大数据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态势二2017年,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态势三2017年,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等五省市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第一梯队,其大数据发展总指数在全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的占比高达26.52,领先的优势地位明显。浙江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较去年增长12.71,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增幅最高城市。 态势四2017年,我国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个分区产业发展差异化明显。东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最高,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增幅均值为7.3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78,天津、河北、海南排名上升;西部地区未来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重庆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较去年增长10.12,增幅仅次于浙江省位列全国第二,宁夏、内蒙古二地成后起之秀;中部地区整体发展速度高于西部和东北,山西发力大数据产业,排名明显提升。东北地区辽宁继续蝉联区域榜首,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凸显。 态势五2017年,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均呈现向好态势,各省市的发展环境平均指数为10.9,较去年提高32.9,18个省市的发展环境指数高于平均值,占比达到58,而发展环境指数在去年平均值以上的省市高达30个;同时,江苏、重庆、安徽等地由于组织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域信息化水平加速提升等因素影响,较去年排名增速明显。 态势六2017年,全国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均有提升,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为363.9,较去年提升16.8; 但受数据集聚开放水平、大数据产业规模、大数据企业主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各省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广东省以31.5的指数位居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榜首,引领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而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10个省市的发展指数均在7以下。 态势七2017年,全国各省市大数据应用水平均有明显提升,全国大数据应用总指数达到384.8,相比2016年提高15,其中,贵州、上海等地增幅较大;同时,发达省市继续引领全国大数据应用发展,北京蝉联榜首,江苏、四川、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发达城市继续登榜前十。,文字来源于赛迪智库发布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我国行业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态势一2017年,我国行业大数据总体发展水平受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受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等因素影响,各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差异化态势,由高至低依次为金融、电信、政务、交通、商贸、医疗、工业、教育、旅游、农业。 态势二2017年,我国行业大数据发展水平的总指数为305.15,平均发展指数为30.51,行业大数据整体发展情况较好。其中,金融、电信、政务大数据发展指数值较为突出,分别为44.35、41.69和39.44。 态势三2017年,我国工业大数据快速发展,智能化转型成效显著,工业领域指数为24.28,相较去年的15.41提升显著,基础环境、数据汇集、行业应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尤其行业应用指数变化最大。 态势四2017年,政策的持续优化使政务大数据的基础环境具有明显的优势,评估指数为74.58,比2016年高了12.14;政务大数据政策不断发布,基础环境发展指数为11.27,高于基础环境平均值的2.21,占整体指数的15.11,继续高居首位;行业大数据基础环境发展平均指数值为7.46。其中,医疗大数据基础环境发展指数为10.83,高于平均值3.37,位居行业第二;同时,各行业应用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文字来源于赛迪智库发布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我国大数据政策推进,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 2015年9月0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 号) 2016年9月0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 2016年12月15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 2017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 ) 2017年7月13日,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272号 2017年8月24日,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71449号 2017年10月26日,关于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试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71714号 2018年1月,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试点工作方案 2018年0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8年11月0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国办发2018104号),省委书记集体喊话发展 大数据 VS 智慧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打造产业集群。优化电子政务,推进全市统一的基础公共云平台建设,进一步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精心打造智慧城市,多推出科技便民举措,为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要立足“用”,以信息化引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举起智能产业大旗,用好世界智能大会平台,加快构建大智能创新体系。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坚决破除数据壁垒,坚持信息惠民,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加强资源整合和创新应用,抓好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打造张北、廊坊、承德、秦皇岛、石家庄等5个大数据产业基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加速发展。,要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把握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型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要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全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核心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大数据应用和信息惠民水平,着力推进网信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数字智能产品、5G、工业互联网等网信产业,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为推进网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省委书记集体喊话发展 大数据 VS 智慧城市,要加快推动“数字吉林”建设,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智慧社会、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层次水平,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要坚定不移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加快推进“企业上云”行动,统筹抓好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创新载体,特别要狠抓核心技术研发,力争在重点领域、重大技术上取得突破。要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继续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电子政务,实举措做强数字江淮的“新引擎”。,省委书记集体喊话发展 大数据 VS 智慧城市,加强大数据的综合管理、共享开发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努力建设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样板。,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进网信军民融合,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信息化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驱动作用,增创山东发展新优势,充分认识信息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竞争力和后劲所在,围绕高质量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产业发展插上智能化翅膀,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万企上云”工程和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力度。,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数字经济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省委书记集体喊话发展 大数据 VS 智慧城市,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跃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高端企业、高端人才,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加快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广西”建设,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推动信息服务便民惠民,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满腔热情地拥抱大数据时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强大数据智能化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治理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应用,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壮大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信息安全、大数据等重点产业,继续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四大工程,抓紧突破网信领域核心技术,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网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要着力在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坚持“四个强化”,加快“四个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网信军民融合。,省委书记集体喊话发展 大数据 VS 智慧城市,要优化升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切实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信息化发展,在“四化”同步中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区各族群众。,要抓住信息革命历史机遇,用好信息化这个引擎,以信息化引领“四化同步”发展,以信息流促进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快速流动、高效配置,以做强数字经济释放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潜能,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智慧社会,推进网信军民深度融合,助推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发展。,要错位布局信息产业发展,深度促进“两化”融合、军民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民生和电商扶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要以信息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特色软件服务业,加快网信军民融合工作。,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网信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建强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推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以信息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搭建在线服务平台、保障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北京市定位与规划,(一)以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为根本要求,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 (二)以更长远的目标、更高的标准来谋划首都未来发展的蓝图 (三)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首都功能,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四)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以资源环境为硬约束,划定并严守三条红线 (五)科学配置资源要求,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七)以大城市病治理为突破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城市更宜居 (八)改革创新,推动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九)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十)规划与实施并重,切实维护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海市定位与规划,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上海将坚决按照努力当好新时代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彰显功能优势,增创先发优势,打造品牌优势,厚植人才优势,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广州市定位与规划,本轮总规充分落实了住建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指导意见的要求,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导和刚性控制作用,以“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为原则,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和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使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真正成为城市党委政府落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成为统筹各类发展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深圳市定位与规划,2017年10月3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深圳正全力开展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试点工作。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进行上报。,天津市定位与规划,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对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超前谋划我市城乡发展思路,以全球链接、区域协同、共创共享的视野,坚持“四个面向”的工作目标,谋划城市战略定位,统筹天津城市发展的目标时序、空间格局和要素配置,形成天津市2035年的城乡发展基本框架,近期提出三年建设重点,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重庆市定位与规划,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 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 金融中心、 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航运中心的作用, 加快两江新区建设, 全面增强集聚力、 辐射力和竞争力。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强化城市规划约束性作用, 根据山地特色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 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 以主城区为核心, 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 联动沿江城市带和四川毗邻城市发展, 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雄安新区定位与规划,定位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理念 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 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石家庄定位与规划,战略定位 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围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主动对接京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功能重构,着力提升省会功能,发展壮大服务经济,努力建成功能齐备的省会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 协同创新示范区。围绕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抓手,积极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产业化基地。 绿色发展先行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石家庄的目标,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充分发挥“承南接北,东出西联”和“华北重要商埠”的综合优势,打造贸易便利、业态高端、功能完善、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充分挖掘千年古郡、百年城市内涵,围绕西柏坡、正定古城、赵州桥等历史文化资源,把石家庄打造成为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按照“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京津冀空间发展格局,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突出对接重点,推进深度融合,加快一体化步伐,努力在协同发展中构筑新优势。,当前城市大数据规划与建设通性问题,构建城市大数据中心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支撑,,,,,,,,,,,,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数据价值充分体现,数据开放运营科学化,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应用系统开放协同,社会治理智慧化,,,核心价值,促进城市各智慧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化,避免应用系统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统筹集约共建共享。,,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建立交换机制并科学推进,有效支撑城市正常、健康的运行和管理,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城市大数据中心构筑智慧城市数据中轴线,城市大数据中心营造城市数据全生命周期服务,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城市大数据中心全面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服务构架,,,,,,城市 大数据创新服务,城市 基础数据库,集成平台,,城市 大数据平台,城市 统一集成平台,,,,,,企业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 图像,宏观经济,,ODS,,建筑物数据库,人口,,,法人,,宏观 经济,,,,城市 数据源,,,,运营商,园区,行业协会,企业,市民,,,,,,城市 智慧应用,,,,政务云,旅游云,平安云,视频云,教育云,医疗云,数据平台,,,云管理平台,,,标准规范 体系,总集成 服务,顾问 咨询,技术 把控,实施 过程,规范 审核,政府,区属业务应用系统,,市属业务应用系统,,,,,平台集成,数据集成,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制度 法规,标准 规范,安全 保障,运维 支撑,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城市大数据中心技术架构,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构建总集成服务体系,城市大数据中心工程定位高、体量大、技术复杂,涉及不同的技术路线及众多的供应商,因此,本项目需要由总集成协助完成项目的顾问咨询服务、技术把控、整体集成、实施管理等工作内容,并按照工程建设总体标准规范对各分包承建商进行监督、管理、指导、技术支持和检查。 总集成服务应遵循国际通用成熟架构设计理念,基于SOA设计原则及规范,规划设计与完善城市大数据中心总体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基础架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运维体系、工程管理体系,做好对各子系统的技术指导、技术协调、技术统筹与整体集成工作,实现城市大数据系统建设目标。,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城市大数据中心信息化标准总体框架由基础通用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IT运行监控标准等六个分体系组成。 启动阶段的重点工作是信息资源标准、数据目录和共享交换管理规范。,城市大数据中心基础库,城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专题库,基础数据库,人口库,地理 信息库,宏观 经济库,法人库,主题库,公共 图像库,地理信息专题库,政策 法规库,标准 规范,安全保障,,城市大数据平台功能架构,城市统一集成平台建设,打造统一应用集成框架,完成统一的用户管理、按需授权和登录认证,实现大数据云应用的“一次登录、处处使用”,实现工作任务集成化、操作内容个性化、安全审计集中化的工作门户,城市大数据创新服务,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婚育服务 教育服务 医疗服务 养老服务,融资服务 资金资助服务 创业辅导 招商引资,危化品管理 用电生产管理 危险遍坡管理,环境卫生治理 公园绿地管理 森林防火管理,食品安全管理 药品安全管理 医疗器械管理,基础设施服务 物业服务 能耗监管,互联网经济 共享经济 数据交易,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管理 货运管理 交通协同,城市给水 城市供水 城市排水,海洋生态多样性 陆地生态多样性,目录,01,背景现状,02,建设目标,03,总体架构,04,建设内容,05,推进策略,城市大数据路径规划-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