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慧城巿蓝图2.0|免费下载.pdf
《香港智慧城巿蓝图2.0|免费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智慧城巿蓝图2.0|免费下载.pdf(37页珍藏版)》请在悟道方案网上搜索。
1、香 港 智 慧 城 市 藍 圖 序言 這是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第二版藍圖 2.0。 政府在 2017 年 12 月公布 香港智慧城市藍圖 , 在 智慧出行 、 智慧生活 、 智慧環境 、 智慧市民 、 智慧政府 及 智慧經濟 六個範疇下提出 76 項措施。 當中數碼基建項目和一些主要措施在過去三年已如期推行,例如快速支付系統轉數 快、增設免費公共 Wi-Fi 熱點,以及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 藍圖 2.0提出超過 130 項措施,繼續優化和擴大現行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務。 新措施的目標是要讓市民更能感受智慧城市及創新科技為他們日常生活帶來裨益,例 如應用建築信息模擬、優化智慧旅遊平台、設立
2、法律科技基金、開發交通數據分 析系統,以及推行智慧鄉村先導計劃等。此外,2020 年的抗疫工作為我們在推動創 科發展帶來不少啟發,尤其以創新思維轉變慣常的服務模式和更廣泛使用科技應對 新常態,藍圖 2.0亦增加了一個善用創新科技應對疫情的新章節,涵蓋 已推行及策劃中的工作,如支援家居檢疫的居安抗疫系統、推出安心出行感 染風險通知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健康碼以便利跨境往來等。 我們會通過智慧城市專門網站 (www.smartcity.gov.hk) 作為政府與市民大眾溝通 的橋樑,定期更新這些智慧城市措施的進展及提供實時城市數據儀表板,市民亦可就 不同措施及課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創新及科技局 202
3、0 年 12 月香 港 智 慧 城 市 藍 圖 願景 目標 擁抱創科,構建一個世界聞名、經濟蓬勃及優質生活的智慧香港 讓市民的生活更愉快、健康、聰明及富庶,以及讓城市更綠色、清潔、宜居、 具可持續性、抗禦力和競爭力; 讓企業可利用香港友善的營商環境,促進創新,將城市轉型為生活體驗區及發 展試點; 更妥善關顧長者及青年人,令大眾對社會更有歸屬感,同時令工商界、市民和 政府進一步數碼化和更通曉科技; 減省資源消耗,令香港更加環保,同時保持城市的活力、效率和宜居性。3 善 用 創 新 科 技 應 對 疫 情 善用創新科技 應對疫情 繼續推行居安抗疫 家居檢疫系統,支援需 進行家居檢疫的抵港人 士 開
4、發健康碼以便可有序 恢復香港與其他地方的 往來 鼓勵在公共交通工具廣 泛應用防菌科技 為不同業界和場所推行 安心出行感染風險 通知系統及流動應用程 式 在公眾街市採用科技以 優化環境衞生 繼續於公眾街市推廣使 用非接觸式付款 利用機械人進行機場客 運大樓巡視 、處理行 李、清潔、消毒及環境 監測 推出新或簡化的電子表 格以進一步將健康申報 流程電子化 持續擴大醫院管理局的 HA Go 流動應用程 式功能,除了門診網上 預約及付款外,亦可為 特定群組的病人提供視 像通話 / 遙距應診 設立 4 千萬元法律科技 基金,鼓勵及支援法律 業界利用科技 4 善 用 創 新 科 技 應 對 疫 情 開發空
5、間數據共享平台 及設立地理空間實驗室 提升智方便應用以 推動在金融及其他行業 更廣泛使用電子付款及 開設戶口 設立 2019 冠狀病毒病 網上爭議解決計劃, 為企業和公眾提供快捷 和具成本效益的網上爭 議解決服務 在 2017 年藍圖公布後推出的新措施1 200 公共交通每天載客超過 , 當中以鐵路為骨幹 (2019 年數字) 萬人次 智能登記櫃檯 自助行李託運 自助保安閘口 室內導航 行李通 智能機場 (截至 2019 年年底) 373 道路密集, 輛領有牌照車輛 平均每公里有 5 智 慧 出 行 智慧出行 95% 的市民在搭乘交通、購物消費或外 出用膳時可以八達通代替輔幣付 款,生活更輕鬆
6、方便 超過 現況6 智 慧 出 行 智能運輸系統 及交通管理 一站式流動應用程式 香港出行易內的步 行路線搜尋功能已全面 啟用,會繼續鼓勵市民 安步當車 於主要道路及所有幹線 安裝約 1 200 個交通探 測器,提供額外的實時 交通資訊 2024 年年初前於政府 收費隧道及青沙管制區 實施不停車繳費系統 開展中環電子道路收費 先導計劃 繼續推動自動駕駛車輛 在合適地點的測試及使 用 因應系統的可靠性、易 用程度及效率,鼓勵公 共交通營辦商引入新電 子支付系統 繼續試行在 5 個路口設 置智能感應行人及車輛 的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 統,以優化分配予車輛 及行人的綠燈時間 2022 年完成建立專線
7、小巴實時到站資訊系 統,並繼續鼓勵公共交 通營辦商開放數據 試驗利用科技打擊不當 使用上落貨區、違例泊 車及其他交通違例事項 開發啟德體育園的人流 管理系統,以便在舉行 大型活動時監測人流和 車流 策略及措施 已完成在車輛應用地理 圍欄技術的試驗,並會 繼續研究能否在專營巴 士應用有關技術,以提 升巴士安全 設立 10 億元的智慧交通 基金 , 推動與車輛相關 的創科研究及應用 開發交通數據分析系 統,優化交通管理和提 升效率 在 2017 年藍圖公布後推出的新措施公共運輸交匯 處 / 巴士站及 泊車 2 0 2 1年內透過設於 1 300 個有蓋巴士站或 政府公共運輸交匯處的 資訊顯示屏,發
8、放專營 巴士實時資訊 陸續安裝支援不同支付 系統(包括轉數快 及利用新流動應用程式 入錶易遙距繳費) 的新路旁停車收費錶, 並提供實時空置泊車位 資訊 繼續鼓勵公眾停車場營 辦商提供實時空置泊車 位資訊,以利便駕駛者 尋找泊車位;並在土地 契約及短期租約加入相 關條款,規定有關公眾 停車場提供實時空置泊 車位資訊 建設單車友善的新 市鎮及新發展區 繼續推動香港好易 行,並推出一系列措 施鼓勵市民安步當車, 以落實有關易行度的整 體策略 推展人人暢道通行 計劃,為現有公共行人 通道及符合若干條件的 現有行人通道加建無障 礙通道設施 推展新鐵路項目,以減 少路邊空氣污染物及溫 室氣體排放 7 智
9、慧 出 行 策略及措施 在本地渡輪試行採用綠 色科技 P 環境友善的 交通運輸 推行電動公共小型巴士 試驗計劃 於部分不設收費錶的路 旁泊車位試行安裝感應 器,以期於 2022 年或 之前提供實時空置泊車 位資訊 2021 年開始分批啟用 自動泊車系統先導項 目,以期在短期租約公 眾停車場及政府場地的 公眾停車場更廣泛應 用,並鼓勵在私營發展 項目的公眾停車場應用 將流動登記服務 擴展至機場以外的 地方,如主題公園、 酒店、會議中心、交通 樞紐等,以及提供行李 提取服務,為旅客提供 輕鬆寫意的旅遊體驗 8 智 慧 出 行 在登記櫃檯、登機證檢 查站和登機服務使用生 物識別技術,繼續提升 無縫的
10、機場行程體驗 在部分地點(例如限制 禁區)應用自動駕駛車 輛 建立香港國際機場的 數碼分身,提供虛 擬實境三維機場模型, 以便更有效規劃設施及 建造工程和更妥善管理 運作 智能機場 策略及措施 應用 5G 技術,提供獨 立及可靠的無線網絡 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為來自廣東和澳門的私 家車開展一個自動泊車 系統 在機場營運中應用自動 化、影像分析及物聯網 科技 在 2017 年藍圖公布後推出的新措施9 智 慧 出 行 我們會繼續研究和制訂相關 措施,以期 達致 SIGMA願景,為我們運輸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帶來整體效益 安全 (Safe):降低交通傷亡的風險; 資訊 (Informative):為
11、道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資訊; 綠色 (Green):促進使用環保的交通運輸方式; 高流通性 (Mobile):提供高效的客貨運輸、滿足乘客 及營運商的需求;以及 便捷 (Accessible):提供便捷及可靠的交通運輸服務 配合車聯網 (V2X) 及自動駕駛車輛的技術和行 業發展,以期最終引入配備車聯網的自動車輛 提升易行度及優化行人導向系統 展望未來 落實上述措施及新建議後,市民將可 目標和下一步工作 利用實時交通資訊, 更有效地規劃行程 通過更廣泛分析城市數據, 達致更妥善的交通規劃和管理 藉着智能機場享受輕鬆便捷的旅程 享用更環保的交通工具, 包括使用潔淨燃料, 以改善空氣質素及 處理其他
12、環境問題 享受行人友善的環境10 智 慧 出 行11 智 慧 生 活 37 000 個免費 Wi-Fi 熱點 (截至 2020 年 6 月) 超過 93.7% 住戶寬頻滲透率: (截至 2020 年 2 月) 89.8% 10 歲及以上人士智能手機滲透率: (2018 年) 133 萬 2019 年(臨時數字): (佔總人口 18.5%,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247 萬 2039 年: (佔總人口 32.3%,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65 歲及以上長者人口 急症室求診人次: 216 萬 專科門診求診人次: 790 萬 基層醫療服務求診人次: 637 萬 2018-19 年度醫療服務數字 2016
13、 年 3 月推出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 283.75% 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滲透率: (截至 2020 年 1 月) 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 每日平均港元交易價值: 30 港元 億 登記: 500 個 萬 (截至 2020 年 5 月底) 現況 智慧生活12 為福利服務單 位提供 Wi-Fi 服務 先導計劃 利用智方便精簡運 輸署的牌照服務 已制定一套共用二維碼 標準,繼續推動零售業 更廣泛使用流動支付方 式,為顧客及商戶帶來 更大的便利 12 智 慧 生 活 (佔總人口 18.5%,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佔總人口 32.3%,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 策略及措施 數碼支付 繼續推廣使用快速支付 系
14、統(轉數快) Wi-Fi 連通城市 繼 續 推 行Wi-Fi 連 通 城市計劃,提供免費 公共 Wi-Fi 服務 推出智方便一站式 個人化服務平台,方便 居民使用數碼政府服務 和進行商業交易 數碼個人身分 / 智方便 應用 繼續推行 10 億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安 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試用、租借或購置科技產品 長者與 殘疾人士支援 在 2017 年藍圖公布後推出的新措施13 智 慧 生 活 策略及措施 已在醫院管理局的數據 實驗室下推出大數據分 析平台,以促進醫療相 關研究,並繼續在醫院 管理局醫院分階段推行 智慧醫院措施 推行第二階段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第二階段將擴大 互通範圍至包
15、括中醫藥資料及放射圖像,開發互通限制 功能及病人平台作為香港的公共醫療平台,以及加 強系統核心功能和保安 私隱保障 發展香港基因組醫學 探討利用區塊鏈技術提 升藥劑製品的可追蹤 性,分辨藥物供應的行 業及季節模式,及促進 有效率和有效的藥物回 收 研究在香港使用遙距醫 療 、視像及遙距診療 支援醫療服務 推出試驗計劃,應用科 技以提升在只有微弱或 沒有網絡覆蓋偏遠地區 追蹤遠足人士位置的能 力 開發智慧圖書館系統 開發全新智能康體服務 預訂資訊系統 康樂及體育及 文化 BOOK 在 2017 年藍圖公布後推出的新措施14 智 慧 生 活 我們會繼續研究和制訂相關 措施,以期 促進更廣泛使用流動
16、電子支付方式, 為顧客及商戶帶來更大的方便 促進在公私營機構之間及在社會上更廣泛 使用數碼身分 在不同環境(包括醫院、安老院)推廣健 康生活及健康老齡化,最終達致社區安老 展望未來 落實上述措施及新建議後,市民將可 目標和下一步工作 更方便地使用由公私營機構 提供的免費公共 Wi-Fi 服務 更方便和更廣泛地通過單一的 數碼身分使用電子服務及進行電子交易, 包括電子政府服務及商業服務 採用更多科技應用以支援長者 隨時隨地享用便利的 流動支付方式 享用應用新科技的醫療服務15 智 慧 環 境 的碳排放源自發電 65% 2017 : 碳強度水平與 2005 年比較減低 2017 : 34% 政府建
17、築物用電量減少 2015-16 至 2016-17 年度: 3% 建築物佔用電量約 2015 : 90% 183 公噸 萬 回收約 都市固體廢物 2017 : 智慧環境 現況由公營界別率先應用現 時市場上已成熟的技 術,更廣泛和具規模地 使用可再生能源 在社區進一步推廣能源 效益和節能,特別着重 推廣建築物的節能表現 分階段推行其他減少碳 排放措施 逐步減少燃煤 發電 ,以天然氣 及非化石能源取代。 減少煤在發電燃料組合 中的比例 推行各項減碳措施 , 2 0 3 0年把碳強度由 2 0 0 5年的水平減低 65% 至 70%, 爭 取 於 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 自2017-18 年度起逐



- 温馨提示:
建议用WPS软件(.pptx、.docx)打开文档,少量文档使用Microsoft(.ppt、.doc)打开易出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打开文档,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香港 智慧 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