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维仿真地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智慧三维仿真地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三维仿真地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悟道方案网上搜索。
1、 智慧城市 三维仿真地图综合服务管理系统 建设方案 201X 年 11 月 2 目录 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4 1、整体需求分析 . 4 2、技术需求分析 . 4 2.1 初始信息设置要求 . 5 2.2 系统性能要求 . 6 3、参考标准 . 6 二、总体设计 . 7 1、设计思想 . 7 2、设计原则 . 7 实用性 . 7 先进性 . 7 扩展性 . 8 易用灵活 . 8 安全性 . 8 标准化 . 8 稳定性 . 8 3、总体结构设计 . 9 3.1 总体逻辑结构 . 9 3.2 网络逻辑结构 . 10 三、系统功能设计 . 10 1、三维基础 地图子功能模块 . 10 1.1 地
2、图基本操作功能 . 10 1.2 地图常用工具操作功能 . 11 1.3 地图搜索功能 . 23 1.4 交 通搜索功能 . 24 1.5 周边信息搜索 . 26 1.6 图层信息管理 . 27 2、定制模块功能设计 . 28 2.1 “三旧”改造及改造 审批管理功能 . 28 2.2 工业区规划布局功能: . 29 2.3 精细化工园区管理功能: . 29 2.4 “黄金走廊”沿江岸线信息管理功能: . 31 3、三维地图后台管理模块 . 33 3.1 用户权限管理 . 34 3.2 权限管理 . 35 3.3 信息管理 . 36 3.4 地图维护管理 . 37 3.5 地图数据管理 . 3
3、8 3.6 数据备份管理 . 38 3.7 操作日志查询 . 39 3 4、接口 模块设计 . 40 4.1 OGIS 地图 API 接口 . 40 5、二次开发函数库 . 43 5.1 预留功能接口 . 44 4 一、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1、整体 需求 分析 系统 将运用目前最先进的三维仿真虚拟技术及数据整合机制,将物理上、逻辑上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包括社会、经济、民生、文化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科学地、有机地组织,形成可视化的城市三维仿真地图。城市三维仿真地图将直观的展现城市建筑、道路、绿地、河流、桥梁、铁路以及公共地理信息,为政府及民众提供三维可视化的地理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 在统一规范指导下
4、建立三维数据库,将各种不同的地理信息数字化;通过政务网络建立地理位置与管理信息、管理单位与管理主管部门、民生决策与决策单位之 间的连接,实现政务信息、地理信息的共享;系统具有分析决策的能力,通过综合利用各种信息、知识、人工智能和辅助高级决策,为决策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平台最大的特色是建立了的三维仿真地图,并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图形图像的形式,易于人们理解和查看。 2、 技术需求 分析 人性化的系统界面和流程 系统将提供人性化的系统操作界面,所有的基础操作都按照目前软件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大大降低了系统平台的使用门槛,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和管理。在业务流程方面,提供可定制的流程管理方式,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使
5、用习惯进行业务流程的设置和操作,面向不同的 应用部门定制不同的管理模式,灵活的系统设计将极大的提高系统的拓展和应用。 结构化、模块化设计 平台将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理念,实现分层设计,各层间按照标准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逻辑传递。一方面保证了各层之间、各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在系统升级或增加新功能模块时,不会对其他任何模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采用分层开发设计模式,能极大的降低系统之间的耦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技术架构 根据项目需求,平台将采用 B/S 框架建设,能运行于互联网、政务网及局域网,获得使用授权的用户只需使用浏览器方式即可 对平台进行访问和管理,便捷快速的方式极大提高
6、5 了办事效率;此外,平台将提供标准化的 API 开发接口及二次开发功能,满足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需要,提供多种层次的 API 综合应用和二次功能扩充。 2.1初始信息设置要求 基础信息结构设置 基础信息结构设置主要要求了地图信息的初始化属性数据,根据项目需求,初始信息需包含但不限于地名、道路名、山脉河流名称、标志建筑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专题信息设置 专题信息设置将针对项目建设中系列专题数据进行规范化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专题数据类型 信息设置要求 行政区域、行政 边界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行政区域的覆盖范围及行政边界信息 街道区域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各个街道的覆盖范围、区域边
7、界、街道办事处位置信息 BRT 站点及线路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 BRT 站点三维站台效果及站点分布、 BRT 路线信息 公交及线路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内的公交站点分布及公交路线信息 河涌湖泊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的河涌、湖泊分布情况及名称信息 产业规划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一岛三区”产业规划布局及详细描述信息 工业园区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云埔工业区片及精细化工园区(石化厂 区、乙烯厂区)的空间位置及布局 旅游景点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并展示每个景点的详细信息、公交(自驾)路线信息 教育学校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学院等教育机构
8、的分布情况,并展示每个单位的详细信息 医疗服务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服务机构的分布情况,并展示每个单位的详细信息 酒店餐饮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酒店、酒家、餐饮单位等的分布情况,并展示 6 每个单位的详细信息 公共服务 在三维仿真地图上展示辖区公共服务机构,如图书 馆、社会文化站、劳动力保障中心、社保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分布情况,并展示每个单位的详细信息 2.2 系统性能要求 系统设计能同时容纳 500 人的并发量,并保证全年 365 天 24 小时无间断服务。 系统页面完全加载完成时间控制在 3 秒以内,系统服务响应时间在 50ms 左右。 系统乘车路线搜索响
9、应时间在 3 秒以内。 3、 参考标准 作为一项政府的信息化工程,在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国家及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科技和信息化局三维仿真地图项目属于跨学科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涉及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测绘与采集和虚拟 化技术等多学科,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整体规划,遵循合适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更好的指导项目实施工作。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项目应用范围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4804-1993 地图数据分类及编码 2 测绘基本术语 GB/T 14911 1994 地图数据采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
10、划代码 GB/T 2260-2007 地图数据组织 4 城市地理要素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理编码结构规则 GB/T14395-1993 地图数据分类及组织 5 城镇公共交通术语标准 GB5655-1985 地图数据组织 6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1994 地图数据组织 7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T 18317 2001 地图数据组织 8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GB/T 18316 2001 地图数据检查 7 9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 GB/T 17797 1999 系统接口设计 10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GB/T 18
11、315 2001 地图建设参考 11 城 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GB/T 18578-2001 项目系统设计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8567-2006 项目文档撰写 二、 总体设计 1、 设计思想 系统设计要服务于统一的战略目标 将创新管理、结构优化、资源整合融入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建设真正、完全的规划综合地理信息平台。要坚持从大局着眼,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把握全局。系统设计以需求为牵引,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做到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创建高效、简洁、实用、 人性的工作环境。 系统设计遵循“数据核心,应用深化 ”
12、 的设计思想,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并采用 WebGIS技术、三维虚拟技术、面向对象与服务的开发平台和组件化、构件化的设计思想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做到技术先进,系统完整,架构统一,结构开放,跨平台应用和网络安全。 2、 设计原则 实用性 应用系统设计必须充分利用成熟的先进技术,避免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同时又要防止因应用系统在设计上的缺陷而造成系统处理能力不足。 先进性 系统技术水平要保证先进性,符合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潮流。应用系统的设计应系统 8 在网络平台 、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技术的要求,分析和设计符合当今技术发展方向、合用的应用系统。具备在选定的各平台上有能力进行该项产品的持续性开发,可以
13、保证该项技术不断地更新并可顺利升级而维持系统的先进性。 扩展性 扩展性主要考虑本系统自身的扩展性和与其他应用平台之间的互通性。能通过采用标准接口或中间件等技术来实现数据的交互及功能扩展。 易用灵活 界面友好统一,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特点,使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常规业务处理习惯,系统数据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速简单;系统软配置体现自动 化,尽量避免复杂的系统配置文件。 安全性 安全性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系统的安全隐患可能存在于网络环境、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组件平台、应用系统、系统管理等。需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手段及方法保证系统安全。 标准化 系统
14、要符合国家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应用软件开发符合国家软件开发规范和要求,方便维护和扩展。业务处理符合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稳定性 系统建设尽量采用主流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稳定性。系统应最大限度集成世界上最稳定且优秀的技术及组件,采用成熟技术以降低系统的不稳定性 。应用系统应对系统如硬件、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等设计尽可能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以保证系统的快速恢复 9 性。 3、 总体结构设计 3.1 总体逻辑结构 通过对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三维仿真地图项目的总体认识,结合对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分析和我们系统建设的经验 ,确立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发展思路,提出三维仿真地图项目的逻辑结构,如下图 黄
15、 埔 区 三 维 地 图 项 目三 维 地 图 数 据专 题 信 息 数 据行 业 应 用 模 块三 维 地 图 引 擎三 维 地 图卫 星 影 像实 体 信 息“ 三 旧 ” 改 造工 业 园 区沿 江 企 业地 图 操 作信 息 检 索信 息 管 理O G I S 系 统 基 本 模 块人 口 管 理 应 急 救 援环 境 保 护 城 市 规 划电 子 政 务 房 屋 管 理城 市 管 理 城 市 交 通产 业 升 级 旅 游 推 广医 疗 卫 生 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 从上图的逻辑结构可以看出,我们设计的三维仿真地图项目由四部分组成: 三维地图数据管理: 三维仿真地图项目采用集中的地图数据
16、管理,通过建立面向整个三维的数据模型,将空间 数据(包括三维地图数据、卫星影像数据、二维平面数据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建立各类数据内部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为在统一的框架下实现的业务以及不同业务间的功能调用和数据交换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题数据管理: 系统将三维仿真地图项目中应用的各类行业应用专题数据进行独立管理,保证了专题数据的规范化和安全性;同时,将专题数据单独管理,有利于后期各数据权属部门的更新和完善。 三维地图引擎: 这个是三维仿真地图项目的核心,是整个三维地图的企业级支撑 10 框架。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化的引擎集群,能实现三维 地图的各项功能和二次开发,如
17、三维地图引擎、数据检索引擎、信息管理引擎等。 行业应用模块: 这些应用模块构成三维地图项目的电子政务应用,应用模块主要包括投标文件中提及的“三旧”改造审批管理子系统、沿江企业信息管理子系统、工业园区管理子系统及各类政务应用子系统。这些应用模块是通过各种不同的组件进行构建,应用模块之间即可以共享其他应用模块的组件,也有本应用模块专用的组件,模块间可以通过单点登录方式进行对接,实现不同业务子系统的功能调用和数据访问,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业应用模块系统。 3.2 网络逻辑结构 三维仿真地图项 目在网络逻辑结构,充分考虑了政务网的网络拓扑要求,将地图引擎、应用服务、数据库等进行独立部署和隔离,保证了数据的



- 温馨提示:
建议用WPS软件(.pptx、.docx)打开文档,少量文档使用Microsoft(.ppt、.doc)打开易出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打开文档,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三维 仿真 地图 综合 服务 管理 系统 建设 方案
